天意文学网 > 杀手之城 > 第16章 小小寰球

第16章 小小寰球


  这是一个很大的屋子,正中摆着一个非常大却又非常不均匀的圆球,这个圆球的直径有两米五,用一根半米高的铁杆斜斜顶着立在半空中。球上刻画着各式各样的突起和凹陷,还有纵横交错的线条和长长短短的数字和文字……

  这么大的地球仪,徐行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的目光不由得落在了故乡的位置,又沿着当年来此之路一直看去,停在了一片深蓝色的海面上,那里没有任何记号表明有过陆地。

  “人类万物,都是地球的住客,若不愿像六千万年前的恐龙一样成为匆匆过客,就该好好地了解它,这个被水和大气包裹着的蓝色星球!”

  徐行转过头,目无表情地看着这堂课的老师。

  球边上站着一个很奇怪的老头子,身材矮小,脸上满是皱纹,他不笑的时候有二百一十一道,如果笑起来就变成四百二十二道,因为每一条皱纹都会因为这个笑意而变成两段――错开的两段。

  “这样的大小,既可一目了然,又不至太过粗略。用来上课最合适不过了!”老头子说话的声音实在是有点儿沙哑,还带着浓浓的鼻音。

  “在很长的时间内,地球被认为是块坚实巨大的土地,在这之后,又被当成了宇宙的中心,若有异议,便有被烧死的噩运……蒙昧未开时,先行者总要遭受非人磨难,本也不奇,若能留下一份思考,便不算白死,虽然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老头子话音低沉而沙哑,语速缓慢,说到后来,语气便分外沉痛。

  “其实,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自太空中看,地球有着蓝色海洋、棕绿色的大块陆地和白色的云层,非常美丽!”老头子轻轻点了点那个大球,用手指微微一拨,大球开始飞快地旋转起来。

  “早期地球上流淌着岩浆和滚烫的热水,月亮离地球比现在近一倍多,近得可以肉眼看到环形山,也许现在的许多神话便是自此而来!”他突然抬起头,好像想起了什么。

  那时有生命存在么?徐行心存疑惑。

  仿佛是看出徐行心中所想,他淡淡地笑道:“我只是说也许,这种问题可能根本没有正确的答案,除非……”他突然停了下来,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除非什么?”徐行忍不住轻声问道,若不是心中笃定,早就冲过去掐着那细小的脖子追问了。

  “除非有确实的记录。”他缓缓地说道。

  若是一般人,听到此时早就大骂放屁掉头而去了,徐行强按着大叫的冲动,仍旧耐心问道:“什么样的记录?”

  “不知道!”老头子犹豫了好一会,缓缓说道。

  听到这个回答,徐行登时气短。

  “你是不是以为我在捣浆糊?”老头子不悦地看着徐行。

  徐行耸耸肩,不发一言。

  “四十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虽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它一定在某个地方,通过它,一切都将回到眼前!”老头子神情严肃,显然不是说笑。

  徐行紧紧盯着他,问道:“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又如何找法?”

  “如何找?”老头子嘿嘿一笑,“无非是踏遍青山掘地三尺罢了。”

  徐行看着老头那模样,确实是经年风霜。

  “那你都找到什么了?”

  “尽是些没用的!”老头子长叹摇头。

  徐行倒是想知道这些没用的究竟是什么。

  老头看看徐行,好像知道他的心思,又道:“都是些古人用过的器物,和一些石头,值点小钱罢了,不堪大用。”

  徐行微微点头,心知老头说的大概是些古董和宝石了,既然他志不在此,那纵然在旁人眼中价值连城,确实只能算是泥壶石块。

  “绕得太远了,”老头子把视线转回地球仪,“我们重新开始。”

  ........

  “后来地球表面慢慢冷却,但地壳运动形成了现在的山川河流海洋陆地,还有许多巨大洞穴,通向地球深处,在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中,一个地理学家带着朋友和侄儿从一个死火山口钻到地下,发现了大海和古代生物,可惜事实却是没有人真正深入到地下十公里!”

  老头子摇摇头停了下来,长长叹了口气,过了一会儿,又缓缓说道:“虽然地球表面已经冷却,但内部由于重力作用产生物质的挤压与核反应,生成了大量的热量,你可以想像在交界处会发生什么。”

  “火山、地震。”徐行淡淡答道。

  “是的,地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火山地震,火山爆发是地幔把液态的溶岩通过热柱送到地面的过程,而地震通常是地层断裂的反应。所以人们既使不到达地下深处,也可以了解到不少地球深处的秘密。”老头轻轻按住了转动的地球,好像在想着自己的心思,声音也越来越低,“地震就如在洞穴中划亮的一根火柴,虽然只燃烧片刻,却让可以我们看到一些东西,……有时候我甚至会想,如果地球是有生命的,那地震就像它的语言,可惜人类至今也没有真正明白它说的究竟是什么……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只能大概知道哪个方位有地震,而一百年前测震仪已经可以记录地震波,测量出地震强度,现在的仪器可以测量到的数据更多。只是,……”

  老头子说到这,突然犹豫了一下。

  “对于大多数人,地震研究的意义仅在于能够及时预报危机,以减小生命的损失,但目前依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老头子长声一叹,沉默下来。

  过了良久,看到徐行的眉毛一动,他方自歉然一笑道:“你应该知道,地震时在地下传递的两种波,原生波先至,而次波后达,所以你会感觉先是上下震动,再左右摆动。而通过两种波到达仪器的时间间隔可以算出监测站和地震震中之间的距离,地下震源到地表的距离。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办法?”说到此处,他停下看着徐行。

  徐行微一思索便道:“如果用三角测量定位,那至少要有三个监测站的数据。”

  老头子微微点头,沙哑的声音继续说道:“次波要比原生波破坏力大,固定于地里的砖石建筑常常先因原生波而根基松动,再因次波而四散崩溃,正所谓过刚易折。而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由于是放置在石座上,不但可以抵抗原生波的上下颠动,也因为松散的构成,可以抵消去相当大的次波作用。……”

  过刚易折,徐行点点头,想起在另一门课中也曾听过类似的话。

  老头子转过身来看着徐行,微微一笑,道:“你可是觉得我太过罗嗦?”

  徐行立时摇摇头。

  又是微微一笑,老头子叹了口气道:“你们都不喜欢说话么?”

  徐行沉默不语,他不知道别人怎么样,也无权代人回答。

  “好吧,言归正传。”老头子轻叹一声,扭过头,伸手轻轻抚着那个大大的圆球,轻轻拨着,圆球也在不停地转着,缓缓地转着,正如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脚下的那个蓝色星球般一刻不停无人知觉却已经走过了那么长的路……

  “地球直径为一万二千七百五十六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大部分。地壳厚约四十公里,地幔厚约两千八百公里,地核厚约三千五百公里。前三个部分又可细分,地核可分为外部液态地核和内部固态地核,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则可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老头子背书般地说道,这些数字像是摆在他的眼前,丝毫用不着思考。

  可惜,这正是徐行最不感兴趣的地方,这种现成的数据,他看书就可以了,又何必别人来教呢!想到此处,徐行眼中闪过一丝不耐,正好被老头子瞥见,他微微一笑,又是满脸皱纹。

  “这三大部分就像一个鸡蛋,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清,地核就是蛋黄!不但结构相近,甚至连比例都如此的接近……”

  老头子感慨着叹了口气,显然是惊叹造物的神奇,这么多人在世界各地到处造坑挖洞想要知道地球的秘密,可是天天吃的白煮鸡蛋里早就把这个地球的基本结构说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因为鸡为了帮助消化会啄些沙子吃,而大多数人总是不愿意去吞石子的缘故吧!

  听得老头子说得风趣,徐行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想起了当年与阿菁一起吃早餐时的情形,心中突然又是一阵刺痛。

  老头子把手伸进口袋里掏了一阵,再拿出来的时候已经多了一个鸡蛋,他的嘴里说道:“这是一个已经煮过的鸡蛋,它可以帮助你理解地球的构造,你帮我把它剖成两半!”他摊开手掌,手掌粗糙而宽厚,满是厚茧。

  这样的手,若非练过铁砂掌,就是徒手挖过井,和他的身体大小不相衬却和他的脸是绝配。

  鸡蛋在掌中稳稳地放着。

  徐行没有接,他只是右手微微一动,那个鸡蛋便自上而下地分成均匀的两半,各倒一边还手掌中轻轻地晃着……

  老头子发了一阵儿呆后,轻轻叹了口气,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叹气。

  “这是地核,”老头子点着蛋黄说道:“地核分为内外两层,外地核是两千二百公里厚的液态铁,内地核是固态铁球,它的半径约一千三百公里,人类从来没有到达过那里……”

  徐行盯着那小小的“地核”,计算着那所谓的比例。

  “人们是怎么知道地核由铁组成呢?”老头子突然发问。

  徐行想了想,试探地答道:“猜的?”

  “基本正确,”老头子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开始解释,“其实很多时候科学理论往往是先有猜测再有实证。但不是漫无边际地胡猜,而是基于现有的理论与现像,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徐行微微点头。

  “人们通过地震波估算出地核的平均密度10。7。再通过计算,大概知道地核处的压力上千吨,温度在五千度左右。于是人们就开始想,在如此高温高压下,有什么样的物质可以使它的密度达到刚才那个值呢?而这种物质又必须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至少要占整个地球质量的三分之一。”老头子突然闭上嘴,盯着徐行。

  徐行略一思索,也学着慢吞吞地说道:“密度为七点八六的铁。它在地心高温高压下的密度值有可能达到十点七左右。而铁是这个星球上相当普遍的物质。”

  老头子脸上露出了笑容,显然相当满意,他点点头:“正因为地核由铁构成,外地核的自东向西旋转就形成了地球磁场。它的两端叫做南北磁极,但并不和地球的极点相重合。在太阳风的吹拂下,磁气圈的形状被扭曲成水滴状,在极圈里就会看到这种叫做极光的奇妙现像……那个景色是非常的美丽……”

  说到这里,老头子已经是一脸的沉醉不已,好像已经站在南极点上,扶着旗杆望向北方暗如深夜的天际里,那炫丽无比的五彩之光正在交相辉映……

  老头子好一会儿才醒了过来,显然是意识到有一个学生正在等着他的教诲,要不然他可以发上半天的呆,而现在他只好接着讲课。

  “磁气圈与大气一同担当了阻止来自太阳和其它天体有害射线的任务。地球的大气还使我们免受流星雨的袭击,大多的陨石在它们到达地面前便已烧毁了。”他的手在球体的上方轻轻地摆了一个姿势,表示这里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

  “地核上方就是地幔,它由固态的铁、镁、硅酸盐组成。它在压力减低到某种程度时就会液化,形成流动的岩浆,当它喷出地壳时,就会爆发火山。这就像年轻人青春期火气大会长青春痘是一个道理。”

  徐行心中一动,开始寻思自己已经多大了。

  老头子老师低下头,点了点蛋白,又在蛋壳上轻抚了一下,才又缓缓地说道:“地壳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岩石圈,除地表覆盖一层薄薄的沉积岩、风化土和海水外,上部主要由花岗岩类的岩石组成,由于富含硅和铝,称为硅铝层;硅铝层的厚度并不到处一样,在大洋深处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硅铝层,下部主要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的岩石组成,由于富含硅和镁,称为硅镁层……”

  “关于这一层岩石圈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大陆漂移学说,或称为板块漂移学说。你有没有看过这方面的书?”老头子突然抬起头看着徐行问道。

  徐行点点头,说道:“1915年阿尔弗来德首先提出这一点,他的理由是在做拼图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巴西和非洲西南部联在一起居然也很相配。而且有人已经发现美洲的东西部和非洲的西部都发现了生活在27亿年前的一种蜥蜴化石。只不过当时在当时很少有人接受,多数人认为那可能是因为有个大陆桥在两个大洲之间,而且当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存在这样大的力可以把一块大陆撕两半分得那么开……直到…”

  “哈!”老头子一脸忍不住的笑意,他突然笑了一声,这让徐行停了下来,他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有什么地方可笑,只得带着轻轻的疑惑看着老头子。

  老头子对徐行轻轻眨了眨眼,做了个鬼脸,那张本来就已经沟壑纵横的脸上更是因为这个动作皱成了一团乱麻,显得是相当的滑稽和可爱。看到徐行不解的样子,他笑呵呵地点着头解释道:“我是笑你刚才的说法很有趣,虽然从来没有人记在书里,虽然阿尔弗来德在书里也说自己是因为一直在看着地球仪才发现,不过几乎所有的人都怀疑过他是因为帮他家小孩做世界拼图的时候拼错图了,……”

  老头子又轻轻笑了起来,显然前人的趣事让他感觉非常地愉快,好不容易笑声停了下来,他才接着对徐行说道:“你继续说!”

  徐行看了那个地球仪一眼,干脆大段地背了起来。

  老头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把手中的蛋放进嘴里了,显然上课是一件相当消耗体力的事情,他的嘴里不停地咀嚼着,因为没有水,所以他不得不通过更加努力的嘴部活动让唾液来把煮得有点过的鸡蛋充分搅拌,不至于噎着自己。

  看到他这个样子,一时半刻是吃不下去的,就算吃下去也要好长的时间才能缓过气来继续上课。

  徐行两眼翻天,不得不把话说得慢一点多一点拖一点,让这老头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好好地消化那个很有意思的演示工具,因为对于毕生从事地球研究的学者而言,鸡蛋的神秘结构再加上丰富的营养一定有助于他对这个地球的了解。

  徐行不紧不慢地背着板块漂移学说。身前的老头子两腮鼓鼓,嘴不停地动着,眼睛完全是闭着的,而他脸上的肌肉就像这个地球上的六大板块一般,不停地在脸上慢慢地漂移。

  徐行他虽然看不到老头的样子,不过听声音也知道对面还在努力下咽着那一大团蛋黄酱。这让徐行好奇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鸡蛋经过人的咽喉会如此地艰难,虽然人不像爬行动物那样可以把喉咙用骨头撑得老大吞下比自己身体更粗的食物,可也不至于像吃鸵鸟蛋那般费劲吧!

  一段背完,徐行低下头,发现老头正从口袋里又拿出了一个已经剥好的鸡蛋正要往嘴里放……

  徐行在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后斜着眼瞄了瞄那个口袋:“应该是最后一个蛋了,再背一段就好,也不知道今天是谁在上课,……”

  他清清嗓子,提醒这个受过苦的老头子上课时间不能再吃零食了,然后又慢慢地背了起来。

  直到徐行背到最后一个字,话音刚落,老头的喉节也同时上下滚动了一阵,把蛋咽了下去,然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满意足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双眼重新睁开,对着徐行笑呵呵地说道:“说得很好,时间也正好,刚好让我吞下最后一口,看来你的节奏感真的很强啊!……这是我这辈子吃得最香的三个蛋了!”

  徐行苦笑着点点头,他想不到自己居然沦为为别人吃鸡蛋的伴奏了,用的还不是钢琴吉它小提琴或是架子鼓这种音乐形式,而是用背一段学术性很强的文章――板块漂移学说,来为这个白头发的小老头来佐餐,这简直可以说是天下奇谈了,不过看着老头那一脸感激的样子他也生不出气来。

  “我们下面说大气吧,”老头深有歉意地笑了笑,接着说道,“地球有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如果地球是一个鸡蛋,那么大气层就是蛋壳上的那一层膜,因为它只有一百公里厚,大气的底部是地面,而顶界则不明显,因为大气之外,还有极其稀薄的星际气体,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而减小,最后和星际气体连接,所以,它们之间不存在一个截然的界限。以气温变化为基准可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等五层。”

  “对流层也叫变温层,天气变化都在这里;平流层又叫同温层,飞机通常在这一层飞行,中间层风速大;暖层的温度很高,充满了离子,所以又叫电离层,电波在这里反射到地面,广播电视就是靠它来传递电波;散逸层与外部空间相邻……”

  “大气中氮气占百分之七十八,氧气占二十一,余下的是其它成分。地球初期热反应剧烈,大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后来绝大多数形成了碳酸盐岩石,少量溶入了海洋或被植物消耗掉,大气中仅存极少量的二氧化碳。它对维持地表气温极其重要,这种温室效应使地球年平均气温从早期的零下二十一摄氏度提高到了宜人的十四摄氏度。如果没有二氧化碳,海洋将仍是一片巨大的冰原,而生命不会存在!”

  徐行发现,老头子在谈起地球历史时总是那种悠然神往的表情。

  “但过多的二氧化碳却使温室效应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几十年来,”老头子长长叹了口气,语速开始加快,情绪也变得相当激动,“人类的活动已经大大影响了自然进程。气温上升带来了全球气候剧烈改变,干旱、飓风出现的频率远高于以往……另外,氟里昂被大量排放,这种强还原剂使得臭氧层越来越薄,紫外线越来越强皮肤癌越来越多,……近一百年来,地球物种灭种的速度超出其自然灭绝率一万倍!”

  他好像有点说不下去了,又深深吸了口气,花白的头发突然轻轻地颤抖了起来,那张写满风雨沧桑的脸上满是悲伤和愤慨。

  在恐龙时代,平均每一千年才有一种动物绝种,一百年前,每年有四十种生物灭绝,而现在,每年约有四万种动物绝迹。……虽然这些话在书里也有,但能亲耳听一个对地球有着非常情感和特殊经历的老人说着自己的感受,还是一件相当愉快的事情。

  第二堂课的主题是国家地区和它们的风土人情。其实这才是杀手所需要了解的,至于什么海底地震会引起海啸,海啸前潮水会突然退去之类的知识徐行早就已经知道了。

  ........

  十天后,终于上完课了。

  “你可以有五天的时间,这上面的标注已经细到了每一个小城市,每一条小河和一条小小的公路。第六天,我会给你一个空白的同样大小的球,你要完整地把上面的所有东西都画下来!”

  徐行点点头,走了出去。

  老头子看着徐行的背影,暗暗叹了口气。他喜欢这些聪明却沉默的孩子,可是他却无能为力,就算是他要花了三十年才能把些东西记得清清楚楚,但如果这个孩子做不到,……他不愿意再想下去。

  “如果连这都做不到,那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反正都是死,不如早点死,还省点粮食!”身后响起一个冰冷的声音。

  ........

  五天之后,同样在这个屋子里,黑色的屋子白色的圆球,窗子开着一条缝,阳光费劲地钻了进来,努力给这个房间增加了一点光亮。

  校长的黑袍却仿佛将所有的光线都吸尽。

  今天是徐行接受考验的时候,站在墙角的老头子的脸色已经变得几乎同他的头发一样苍白,他在害怕……害怕这个孩子画不出来!

  徐行眼神里透着无比的专注,神情更是无比的严肃,他虽然只有两只手,却拿着十支不同粗细不同颜色的笔,各种色彩的笔尖在他的掌间时隐时现时出时没,但多数时候是几只笔同时在球上飞快地描着画着写着标注着。

  就这样一笔一划,……一字一线,......

  两个小时过去了,徐行仍是安静地站在这个大球旁边,站在他身旁的老头子已经感动得根本说不出话来,苍白的脸色已经变得潮红,脸上更是已经热泪纵横,花白的头发在风中轻轻拂动……

  这两个小时却是他本已经充满了坎坷和波折的生命中最为跌荡起伏的一个时刻,也最为心潮澎湃的一段时光……他的心跳随着情绪从生命的最低潮一直升到生命的最**,就如从马里亚纳海沟底一路不停地走向圣母峰顶,中间偶有轻轻滑落却又重新爬起毫不犹豫更不费力地再向上攀去……

  地球――这个美妙的星球几乎就像在他面前一点一点的长了出来,就好像它在四十六亿年内的生命旅程:一块块大陆,一片片海洋先被迅速地勾勒了出来,然后形成的是浅绿色的高原和棕褐色的盆地,接下来是一道道的绿色的山脉在陆地上长了出来,绵长的山脉连着座座山峰;群山之巅巨水之源,万千细流汇聚成河,所以接着就是一条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在地面上川流不止,河流经过的地方形成了大片的湖泊和沼泽,无论它们是东奔还是西走,最后仍是奔流入海;在蓝色的大海上,一个个岛屿开始浮出了水面,还有那些半隐半现的珊瑚礁形成的环岛和浅滩……

  接着就是一个个国家的线条,一百九十八个国家和地区丝毫不差,然后是每个国家里的那些城市,铁路和公路,机场和港口……

  好了!徐行向后退了一步,歪着头看了一会儿,然后轻轻点了点,好像刚从无比的紧张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略微松了口气,垂在腿边的两手微张,那十支笔瞬时洒落一地!

  徐行右手一动,大球应手而起,老头也长长出了一口气,屋子里的气氛已经变得轻松和自然……

  从空无一物死气沉沉的白色圆球到万物繁衍生生不息的蓝色星球,短短的一百二十分钟后,一个小小的地球就这样骄傲地站立在他右手的食指上……

  徐行稍稍偏过头,眼角早已看见老头那无比的激动神情,他却只是微微一笑,用左手轻轻一拨,这个小小寰球就那样在他的指尖飞快地转了起来,正像这个世界上所有人脚下那个巨大而美丽的蓝色星球一样不停地转着,在透过窗口照来的那束阳光下静静地划出一个个白天和黑夜……

  走出房间,阳光突然变得没那么刺眼,徐行松开手,掌心里已经全是汗水,刚才的紧张绝对不亚于一次生死相搏。

  下一个孩子正要进入房间,他那灿烂的金发像是溶在阳光里,面色同样有些苍白,是杰克,他也要面对这可怕的考试。

  “心静则明!”徐行轻声说道。

  “谢谢!”杰克身子一顿,低声答道,吸了口气,昂首踏进门中。

  ;


  (https://www.tywx.com/ty25780/730040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