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杀手之城 > 第16章 新月包围

第16章 新月包围


  “今天早会是什么内容?”

  “关于亚/洲伊/斯/兰教的发展情况的会议。”

  “哦,都有谁参加?”

  “中/情局国/安局五/角大楼该项目的负责人,福/特基金会和卡耐/基基金会的人也来了。”

  “福/特基金会和卡耐/基基金会?他们来做什么?”

  “他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基础工作,作为非官方组织,他们的作用不容小视。”

  “你知道我担心什么?”

  “怎么了?”

  “我最担心的就是那种自以为是的家伙因为想掩盖一个小小的错误而导致自己的全盘溃败。”

  “你是指尼克/松先生?”

  “我们知道有很多这样的人,我最讨厌的就是让一些蠢人干事然后把事情越搞越糟。你确定他们不是这样的人?不会拖累我?”

  “他们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事实上,这些家伙和中/情局合作已经超过半个世纪,而且对我们搞掉苏/联很有帮助。”

  “无名英雄?”

  “是的,福/特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社会正义,当然我们知道社会正义是个多义词,不管怎么样,二战后,它与中/情局在文化领域开始了积极合作,可以这么说,在与苏/联进行冷战对抗期间,它是文化战场上的主要作战团队,集旗手鼓手号手党代表后勤部长于一身。当时主席理查德?比塞尔常与中/情局局长艾伦?杜勒斯一起喝茶,讨论在特定项目上的密切合作。”

  “比赛尔?”

  “是的,他干了两年主席就离职成为杜勒斯先生在中/情局的一位特别助理。之后,前战争部副部长的约翰?麦克洛伊当上了新主席,他曾经是驻德/国高级专员,也是一个代表洛/克菲/勒集团利益的一位华/尔街律师。他进一步加强了和中/情局的关系,通过项目向目标组织发放工资,正是借助文化发展和慈善的名义,许多文化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个人获得财政支持。”

  “你是说这里面有腐败?”

  “没有才怪,不过秘密基金什么时候都有,大家都有默契,不能查,要一查到底最后搞不好就成了肯/尼迪了!”

  “肯/尼迪是反腐的?不是吧?”

  “我只是举个例子,有些时候,找对敌人比事后想着怎么搞定敌人更重要。”

  “至理名言啊!我记一下!”

  “福/特基金会是您的支持者,他们已经多次表态了。”

  “真的?我好象有点印象,是那个餐会还是什么?”

  “您还记得那次‘美/国文化战略研讨会’么?当时会上坐的都是它们资助对象,我记得你还发了言。当然,不记得也不奇怪。但现在我们通过这个基金会可以实现在正面战场上无法实现的目标。”

  “只有他们在做这件事是不是有点力不从心?”

  “不会的,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文化战场是个复杂的领域,这方面好/莱坞走在了前面,但通过资助教育这样的方式,像福/特基金会和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都取得了不俗的战果。只要少少的几百万美元,就可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精英。”

  “比电影投入还少?!”

  “投入产出比相当不错,像酿酒似的,精英们成为治理国家的中坚力量,而他们的理念与我们如出一辙,您说这效果是不是很好?”

  “就是时间长了点。”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上次在哈/佛参加了一个关于生物改良的讲座,里面提到基因疗法,人如果在基因层面有了疾病是很难彻底治愈的,因为你面对着是几万亿的人体细胞,每个细胞都带着同样的缺陷,要等老细胞死去,身体里充满了新的健康的细胞后,人才会彻底改变。改变一个社会也是这样,因为社会也可以看作一个人,我们要培养全新的细胞而不是去努力改变旧的细胞,毕竟旧的那些终究是要死去的。”

  “听不太明白,我是文科生。卡耐/基它们又做了什么?我就知道他说过带着巨大的财富死去是可耻的。”

  “没错,所以他们必须让钱发挥作用,拿冷战的例子吧,冷战我们是怎么赢的?经济当然是一方面,但文化方面也功不可没。”

  “我喜欢听故事!”

  “赫/鲁晓夫在五十年代来访问,当时咱们尼克/松副总统向他建议,选派留学生赴美留学。苏/联人派了一堆克/格勃特工来进修,全部被策反。三十年后,这些留学生帮我们结束了冷战。接着卡耐/基基金会在莫/斯科设立了办事处。它通过俄/罗斯主管私有化的副总理叶戈尔.盖达尔向叶/利钦提出全面私有化建议,推动俄/罗斯破产重组,结果很令人欣慰,我们可以从每天的头条上去掉这个国家的消息了。所以到现在,卡耐/基基金会在中/情局还有个特洛伊木马的绰号。”

  “我记得杜勒斯担任过卡耐/基基金会的主席吧?”小布隐约记起一个人,自己小时候他还夸自己聪明的。

  “他是您父亲的父亲的朋友。”

  “哦,我想起来了。那个白头发金丝眼镜的老头,非常不喜欢中/国的那个。他要是知道我老爸在中/国呆那么久肯定很激动。”小布点点头。

  “并且,卡耐/基基金会为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建立提供了最多的资助,连椅子上都还有他们的标志。”

  “广告?”小布不以为然。

  “相对于福/特基金会,卡耐/基基金会与美/国政府的关系更密切,其两任主席分别曾任国务院情报局局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全球事务主任。事实上,以基金会名义做任何事都比较容易,这是种跨界组织,他不喜欢战争时,就维护和平,他不喜欢和平时,就资助战争。”

  “那么,现在他们的方向是?”

  “这是今天的议题,决定方向,亚太区的两个威胁。中/国,还有中/东,到底哪个才是重点。”卡尔罗夫看看表,“咱们过去吧!他们已经到了。”

  …………

  是的,大家都已经到了,不但到了,都没闲着,在总统进来的时候,他们还在争论着什么,当然,这也是引起总统关注的小技巧。

  “接着讨论,”小布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挥挥手,“你们说到哪了?”

  “分工,我们在讨论各自的分工。”

  “卡耐/基基金会在中/国发展得很好。我们不想放弃这边的事业,而且在五年之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能有更大的机会。”

  “福/特基金会在这边也不错。”

  “但我们……”

  “什么机会?”小布好奇地问。

  “互联网机会。”

  小布皱了皱眉,这一块好像是上届总统打下的基础。

  那个卡耐/基方面的人是一个中年男子,很有一些专家的风度,他看到总统对自己的发言感兴趣,马上翻动公文包拿出一堆资料。

  “互联网有一个特质,就是信息无国界,只要你技术够好,事实上,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破除封锁很容易,这不像是电视或是电台,会受到国家管控,信息碎片化留在网络上,像癌细胞一样难以清除。它还有一个特质,就是速度,传播速度让所有接入网络的人同步到一个作用场中,施加这个作用的人可以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小布眼皮跳了一下。

  “我们都知道宗教的可怕,”男子目光严肃地看着总统,“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能够立住脚,完全是因为他们成功地激起了广大老百姓人民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从而使这些人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

  男子调出一张纸片放在投影仪上,屏幕上现出几行字:

  第一、偶像总是凌驾于信徒,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信徒总是盲目服从偶像的命令。

  第三、信徒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偶像规定的信条进行讨论;

  第四、信徒有着狂热的愿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条广加传播;

  第五、信徒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互联网的存在让这种类别的轻宗教的创立更加便捷。”男子冷静地说,“当然必须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包装,需要时间和合适的定位,然后把这个神推上舞台站在聚光灯下,让它的一言一行满足一个特殊群体膜拜的心理需求,按这种方式,将很容易得到无数的信徒。”

  “有那么容易么?之前的宗教传播都要经过上百年,甚至还要来几回合局部战争!”来自福/特基金会的女士反问道。

  “这完全是与传播速度相关,接受一个观点本质上是一种学习,而学习可以固化思维,学习的时间是个重要的参数。我们都看得到,随着科技技术进步,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互联网是一个伟大的加速器。这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计算过,每个人接受一个观点只需要三次验证,因为事不过三,三次之后他就相信了。既然找到同属性的群体可以变快,那么制造一些神迹也很容易,”男子微笑着说,“我们都知道,一个社群总是容易受到暗示,并且非常轻信的。他们总是处于一种期待被人注意的状态中,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暗示。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他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理性呢?人不缺少理性。”有个人轻声问。

  “理性,可以忽略!太多的例子证明了,个体一旦进入群体就会屏蔽部分个人属性,取而代之的最重要部分就是集体无意识。本能的、感性的情绪极易在社交群体中传染,而理智的、冷静的情绪则很难起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进入社交网络,形成有相同属性的社群,无论这些社群是大还是小,是的,虽然一般都比较小,但由于相互间存在一定的信任基础,所以情绪传染度会更高,观点也更容易被接爱。”

  “你是说就算是谣言也容易被接纳?”

  “谎话说一千遍就是真理,这是戈培尔说的,想想理智的德/国人吧!那些可是从小被黑格尔尼采莱布尼兹马/克思叔本华思想泡大的民族,他们又做了什么?两次世界大战?!”

  “我们都知道未来技术会走到哪一步,这个早有定论,每个人一台电脑已经换成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终端联接网络,那就是移动互联时代,在那个时代里,地球上将没有六十亿人,只有少得多的社群。”

  “所以我们的机会将在那个时点出现,当然工作得现在开始。我们从来没闲着!”

  “工作重点在哪里?”

  “这取决于技术和生活水平,根据我们的分析,”男子停顿了一下,看着小布,“中/国会快一点进入这个时代,中/东会慢一点,这是因为那里的管制更严,而且宗教势力也更加保守。”

  男子打开笔记本电脑接上投影机,屏幕上出现一幅地图。

  “亚/洲有着整片绿色势力带,这绿色并不是指植物茂盛或是环保健康,而是指代穆/斯林国家或地区,从中/亚经南/亚到东/南/亚,连绵犹如一弯新月,正如它们常常使用的新月符号,有情报显示,原教/旨主义正在不断发展,这玩意像是癌细胞。”

  “他们要什么?”小布问。

  “要整个世界!”男子耸耸肩,“有人会问,他们在自己国家待得好好得不就行了?”他看了周边,又接着摇摇头。

  “不,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和文/莱,原教/旨主义运动虽在国内实现了其最高的政治理想,但没有因此而消失。本质上来说,这些人就是那种狂信徒,最狂热的那种。”

  “如果要开展相关工作,重点在哪儿?”

  “阿富/汗。”

  “不是巴基/斯坦?”

  “阿富/汗那里是塔/利班掌权,全都是原教/旨主义分子。巴基/斯坦不一样。”男子眯起眼,“巴基/斯坦是一个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都实现了伊/斯/兰化的国家。一般而言,在这些国家的国内事务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一般都不会出现极端的表现,而是采取政治合法手段进行,如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促进会就是如此。”

  “在未建立政教合一体制的穆/斯林国家,比如中/亚五国和印/尼,原教/旨主义的首要目标还是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不管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采取合法的手段,还是不合法的手段,一般都在所不惜。”

  “印/尼的亚齐和巴布亚等省出现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其目标也是要彻底脱离印/尼统治,而建立自己独立的伊/斯/兰国家。”

  “中/亚五国现在还比较平静,但也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罢了。根据我们的情报,在塔吉/克斯坦会出点事。”

  “什么样的事?”

  “小规模的袭击事件。”

  “嗯,那你接着说。”

  “在穆/斯林占少数的国家,如印/度、菲/律宾等国,由于穆/斯林不甘心居于政治上的从属地位,再加上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从主体民族国家中分离出来而独立建国。”

  “建立宗教国家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强大,至少他们是这么想的。”

  “是事实么?”

  “不管是不是事实,我们会有麻烦,他们今天可以建国,明天就可以结盟,后天就可以邦联,大后天就可以搞联邦,大大后天就会要求把我们的某块土地给他们自治!这些家伙在三十年内可以繁衍三代人!”

  “相当可怕!”

  “是的!”

  “说说阿富/汗。”

  “看到这个图片了么?”

  图片上两尊大佛站立在山边,与山同高,事实上,这佛像是由山崖凿成的。

  “巴米扬大佛坐落于阿富/汗巴米扬省的巴米扬谷,是两尊最具珍贵意义的立佛像,在巴米扬谷的一处山崖凿成,左边那一尊造于公元五世纪,高55米,着红色袈裟,名叫塞尔萨尔;右边那一尊凿于公元一世纪,高38米,身披蓝色袈裟,名叫沙玛玛。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经典作品。当地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巴米扬大佛,怎么了?”

  “它成为了废墟,这是前两天的事,”男子又放出另一张照片,上面看起来像是某个被开采过的石灰岩矿,他挑了挑眉,说道,“塔/利班执政以后,从1997年就开始计划摧毁巴米扬大佛像,声称阿富/汗境内不允许有任何偶像崇拜。此后,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发布特别命令,宣称巴米扬大佛像受到保护,禁止一切对佛像的摧毁行动。但一年之后,奥马尔又发表公告,声称要摧毁一切形式的偶像。

  “为什么这位伊/斯/兰战士改变了主意?”

  “第一个原因是塔/利班一直企图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但只有3个国家,巴基/斯坦、沙/特和阿/联酋承认它,因此,奥马尔决定挑战国际社会:佛像要生存,必须先承认我们。但实际上,他们也是要通过这个来教训国内的哈扎拉人,因为塔/利班是以普什图人为主要力量,和哈扎拉人是世仇,所以毁掉哈扎拉人建立的巴米扬大佛,对塔/利班的统治基础至关重要,至少那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钱他们是拿不到了,门票钱也不要想收了。”

  大家皱着眉看着屏幕,照片上,巴米扬佛像群如今一片凄凉。在山崖下看到的只是佛像形状的石窟和佛像的残骸,石窟外到处是碎石和黄土块。塞尔萨尔只剩下一个佛像的形状,佛像巨大的胳膊留下的凹痕清晰可见。佛像不见了,但仰头而望,仍不难想像当年的壮观景像。石窟下,散落着塞尔萨尔的残骸,不远处,沙玛玛的境遇更惨,连一块大一点的残骸也没有了。

  “确实过份了,搞得这么碎,以后还怎么粘?!”虽然小布对佛教半点兴趣也没有,但世界文化遗产这玩意他还是知道一点的,身为世界管理者,遗产那都是钱啊!

  “他们就是想搞得碎一点,让当地人拉回家盖房子,到时也就是个法不责众不了了之~”

  “啧啧!”

  “前两天的事,我跟您汇报过了,”卡尔罗夫轻轻说,“安/南那边也对我们没有帮上忙表示遗憾。还有世界佛教协会也打电话来投过诉,好像是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我佛慈悲什么的……我正让人翻译他们是啥意思!”

  小布咽了口口水,觉得脖子有点酸。

  “哪天的事?”

  “植树节,当时您正在带着小朋友们挖洞。”

  …………

  “时间跳回到了2001年3月12号!”徐行晃了下脑袋,觉得嘴唇似乎碰上什么东西。

  “什么?”女孩抚着嘴问。

  “时间,有一个时间。我做了标记。还有六个月。没有在前面的那个事件里,我先到了911之后的一个时间点,然后突然又回到了六个月前,而这之间完全没有过渡。”

  “你怎么知道这是真的?”

  “只是一个推断,”徐行想了想,“这种跳跃让我想起之前那个重复,这里面一定有个不知名的因素来干扰。”

  “你是想说没有得到直白的答案,所以会很奇怪?”

  徐行点点头:“被单纯地灌输以一种视角编写的记录看起来很正常,但如果在这里出现另一种记录当然是不正常的。或许正是想通过这种不正常引起我的注意。但奇怪的是,我本身也无法干扰记录,那么这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或许正是想让你设法去改变。”

  “这里的记录能被传输过来的,难道不仅是已经发生过的那些现实么?”

  “当然不是,”纳塔丽白了他一眼,好像在说他好笨,“只是一份记录,还不知道是谁提交的。”

  “谁都可以提交么?”

  “理论上来说都可以,但实际上分发开放的权利与提交是分离的,有些记录我们永远也看不到。这就像是多重世界,有些被排斥,有些被接受,但都被很好地保存下来。”

  “在我某一次醒来之前,我可能在无意中被灌输了大量这方面的信息资料,和现在的这些又有什么关联?我是说,如果它有意识地给我看这些,那么目的何在?”

  “我是主动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那些矿物,你的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至少我并不知道。”

  “因为身份的不同?”徐行看着纳塔丽,“你相当于一个合法的公民,而我,对这里一无所知,像个偷渡者?”

  “这个我不知道,但我想如果是一个偷渡者,你早就被清除了。”

  徐行想起之前在小屋里面对校长的那番话。

  “你认识一个总是戴着银色面具的人么?”

  “银面人?”纳塔丽闭上眼,似乎在搜索着什么,半晌她摇摇头,“没有搜到这个,他对你很重要么?”

  “其实是一个很讨厌的家伙,突然跳出来跟我说一堆话,让我回去干活,而我却只能困在这里!”徐行突然站了起来,对着天空做了个呐喊的姿势。

  纳塔丽也突然跳了起来,一把捂住他的嘴。

  “你疯了么?”

  “没有,但如果老是这样看电影,倒是有可能。”

  “如果说他要你回去,而你却一直困在这里,那么,你就等着吧!会有变化的。”

  “现实中的身体会不会被处理掉?”

  “放心吧!我已经保存了和你的记录,这样就算你消失了,我也可以重建你。”

  “重建我?”徐行苦笑道,“那还是我么?”

  “反正你就是我现在看到的样子嘛,以后还会是这个样子,除非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有没有?”纳塔丽盯着徐行狠狠地问。

  “你也知道是不可告人的,还非得知道有没有?”徐行捏捏她的鼻子,“应该不会那么糟,还是时间点的问题,没有找对!”

  “别太钻牛角尖了,要知道一个完整的记录是由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构成的,光沿着时间找不一定找得到!”

  “没关系,接着来。”

  ;


  (https://www.tywx.com/ty25780/7300582.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